一个得到普遍认可的道理是:“有知识的人未必有文化,但没知识的人往往没文化。”文化这个东西,似乎是“知识”和“素质”糅合在一起形成得更高标准,所以虽然我们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知识,却未必觉得自己一生中遇见过几个“文化人”。
今天看到那个关于什么“摸金校尉”被抓的新闻,看评论看得生气,一不小心就越想越多,总觉得有些称赞盗墓贼“有手艺”、为盗墓贼惋惜叫好呼吁轻判的人,并不知道真正“有手艺”的人什么样。
——然后仔细想了想,由于自己不是名校毕业学历也一般,也没太接触过几个学术大牛和手艺人(想哭),不过文化人多多少少接触过几个,就像把他们搬出来说一说。
我遇到的第一个文化人应该是我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,女老师,三十来岁的样子吧,刚刚生完小孩,据说学历蛮高,生完孩子以后趁假期去过很多地方,然后回来带了我们一个学期,就变成教导主任不用再教课了……
我妈妈特别喜欢这个老师,第一次开完家长会她就跟我说,你一定要好好跟着这个老师学,她很有文化,跟别的老师不太一样。
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其实是很烦的,懂了一点知识,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,对老师不再是低年级的全然信服,但是这个班主任在跟我们讲话时永远是微笑的,慢的,似乎我们都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孙猴子,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翻出她的五指山。
她是我们的语文老师,但不太喜欢给我们读教案,只是喜欢跟我们谈天。她会跟我们聊旅游时遇到的风景,上班路上看到的一棵格外俊俏的树,还会给我们读一些美文,鼓励我们在周记上写小故事,她会跟我们聊究竟什么是“语文”——抛开学术性的东西,语文就是一门能让你把“美”描述出来的学问。
她会告诉我们课本上的文章为什么写得好,并且引导我们学着去描述和描写身边的事物,发现生活里的美,并且把这种美转达出去。
——当然这些都是我长大回忆时总结的,小时候只觉得上语文课好有趣,班主任好温柔,而且不知道为什么,她明明从来不发脾气,但我们一点都不想违背她的安排。
第二个文化人是我初三时的语文老师,小个子,很瘦,说话声音低沉有点凶,但好像是我们是的首席语文老师吧……
有的人讲话是“掉书袋”,而这个老师让我明白什么是“融会贯通”的有文化。
大家都知道语文的阅读理解这个东西非常玄妙,即使看了正确答案也不明白为什么那是正确答案,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拿不到高分……很多老师将阅读理解时就是读答案,有一些会总结答题规律……
这个老师从不读答案,也不总结答题规律,就是讲,带我们分析文章,然后班里的语文成绩就全面提高了……
仔细回想,大概是因为她能够把文章里那些内容和情景,用一种初中小屁孩能够理解的话语表述出来,她用各种丰富的事例、名句,引导我们去理解另外一个时代、以及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的痛苦、喜悦、纠结……
她让我明白,有文化的人懂得如何“让别人听懂我的话,明白我的道理”,而不是言辞高高在上、晦涩难懂。
而且这个老师会拿早上的语文课,让我们读跟教材配套的辅课外读本,也没有什么习题,就是大家拿出书来,读,能读多少是多少……可好多东西就在这样安静的读书环境里潜移默化的学会了,这大概就是书的魔力。
后面还有几位,选择性跳过,最后一位我想说说中学暑假旅游时碰到的一位男导游。
那个导游很年轻,二十六七吧?是南京大学历史系的学生,我记得很清楚,小高个,戴眼镜,很白,爱笑。
在那之前,在那之后,我再也没碰到这样一位导游。
他在车上拿着话筒给我们讲南京城的故事,纵古观今、娓娓道来,在他嘴里,南京城的一草一木都有灵性、都是故事。车途无聊的时候,他还会跟我们讲他到处旅游的故事,在他的故事里,这个世界的天地那么大,有那么多新奇好玩的东西等着他征服……
他在我面前展开了一幅瑰丽无比的画卷,他让我明白了课本上那些枯燥的历史年表、长篇大论的政治事件演绎出了这个波云诡谲的世界,他让我明白了,当一个人有足够多的知识和力量时,无论他站在什么位置、从事什么工作,都一定会展露出自己的风采,活得潇洒、令人艳羡。
还有一件让我印象很深的事情,我们当时是散团嘛,去拙政园的时候有自由活动的时间,导游跟我们约好集合地点,就坐下来,从背包里拿出一本书看了起来,我当时扫了一眼书名,只记得是非常学术的一本书……说不上为什么,就真的被震撼了一下,由衷地意识到“那些我觉得很枯燥无聊的东西……说不定真的非常有趣呀!”
总的来说,跟文化人相处首先会感觉很舒服,其次,起码从我自己来说,会变得非常渴望知识、希望自己能成为跟他们一样的人。
每个文化人似乎都会把我眼前重重的大门推开一条缝,让我往里看,那是个巨大的、等待开采的、令人垂涎的宝库,他们会对我说:“用力,跟我一起推开它!里面的宝藏也会有你的一份!”
我是1989年出生的,踩在80后的尾巴,小时候也见识了下岗是怎么回事,听得都是“哪个老板小学辍学功成名就”这样的故事,“读书无用论”时常陪伴左右,小时候学不好数理化,也跟着叫嚣过“买菜又用不到学这个有什么用啊!”大学时也玩得比较疯,很多时候都去社会实践出去浪,觉得“念书不过是为了找工作嘛,我能找到工作就OK咯?”
一毕业,开始工作,真的跟学习拉开距离,又有心提升自己的时候……才发现知识储备的可贵。本着亡羊补牢的心态,姿态难看、摸爬滚打着看书、蹭课,才逐渐明白了真正有文化是怎样的一种幸福。
我知道有很多正在读中学、大学的弟弟妹妹在关注我的微博,我得承认我并不是一个很有文化的人~今天写这篇文章,其实也是想把自己摔过的跤告诉你们,不要像我一样,不要相信所谓的“读书无用论”,在念书时不要听信什么“你学知识不就是为了找到工作吗?”不要松懈,不断学习。书山有路,你踏高一步,就能看到另一片惊艳的风景,这种美好,是那些没有文化还叫嚣“读书没有用”的人永远无法体会的。
要加油哦!
今天就聊到这里吧。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